山南市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因地制宜、全面覆盖”的原则,通过开展学前教育“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市级、县级、乡级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县(区)、乡、村级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实施互帮互学,优势互补,促进均衡,共同发展。
一、指导思想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一系列主要指示精神,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保姆化”倾向,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帮扶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开展保教观摩、业务培训、送教到园、联谊教研、一对一、一对多、捐赠教学所需用品等多种形式,针对交流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贯彻落实,推进幼儿园教育两级骨干体系建设,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帮扶目标
(一)普及学前教育先进理念。
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1.幼儿为本。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幼儿主体作用,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2.全面发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游戏和活动不可或缺,全面提升,协调发展。
3.保教结合。保教同等重视,相互渗透,共同实现幼儿发展的目标。
4.家园共育。健全家长委员会组织,强化家园互动,加强家长培训,提升家长的理念吸引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
(二)提升幼教队伍专业素质。
通过集中培训和开展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当配班教师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县、乡、村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乡村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三)打造学前教育骨干体系。
树立地方学前教育先进典型,努力使各县(区)确定的重点被帮扶园成为该县(区)学前教育发展示范引领中心,发展乡镇公办中心园成为区域示范辐射基地。
(四)建立对口帮扶工作机制。
树立“对口帮扶,共同提高”的发展理念,建立幼儿园之间的多种互动平台,形成覆盖全县(区)所有幼儿园的帮扶互动体系,建设推动帮扶、促进共赢的工作机制。
(五)推动帮扶园品牌形象上台阶。
提升帮扶园团队专业水平,丰富园本文化内涵,创造特色研究成果,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扩大本园的社会影响,为今后我市打造特色幼儿园打基础。
四、实施时间
2022年3月—2024年3月
帮扶活动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结束后,视工作情况适时调整。
五、帮扶对象
1.市实验幼儿园帮扶对象:隆子县、加查县、贡嘎县、乃东社区双语幼儿园。
2.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帮扶对象:措美县、曲松县、扎囊县、未来双语幼儿园。
3.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帮扶对象:乃东区、琼结县、桑日县、邦金美朵双语幼儿园。
(错那县、洛扎县、浪卡子县已经结合“二下二上”完成了三年的帮扶工作,不做单独安排。若有需求,按照原先安排的市直帮扶对象,可以进行交流和咨询。)
六、帮扶形式
按照“点面结合、整体推动、重点帮扶”的模式,市教育局统筹安排1所市级示范幼儿园对口帮扶3所县(区)级示范幼儿园和1所民办幼儿园;各县(区)级示范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对口2所薄弱乡(镇)幼儿园开展帮扶活动,1所乡级示范幼儿园对口所辖2-3所薄弱的村级幼儿园进行帮扶活动。
七、帮扶要求
(一)突出重点,明确责任。为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各县(区)教育局、帮扶幼儿园要成立帮扶领导小组,双方共同承担帮扶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各县(区)教育局为主导,要全力配合和支持帮扶工作,搭建推广与交流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二)制定计划、明确任务。为了使帮扶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园所之间要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针对实际需要的帮扶工作,科学规划帮扶内容,细化分解帮扶任务,积极帮助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并与各县(区)签订帮扶工作责任书。
(三)建立沟通,注重实效。在帮扶过程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送教下乡(送教学活动、现场指导、说课、评课)等活动。将先进的管理和好的工作经验送到帮扶园。提高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加强督促,推广先进。市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室人员不定期的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
教育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