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市家长和学生关于校外培训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和亲爱的学生们:
为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有力防范并坚决遏制校外培训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让“双减”政策福泽每一个家庭,在此,我们满怀真诚地以一封信的形式向各位家长和学生发出如下倡议:
1.遵守国家“双减”政策规定。国家“双减”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展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不得开展超前超纲培训,所有培训机构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时30分。请各位家长谨遵政策指示,不要受误导,暑假期间不要让学生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
2.认真查验资质,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正规的培训机构必须具备《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且具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严格按照其载明的地址和内容开展培训,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务必认真查看上述证照。“双减”政策规定,严禁以“家政服务”“家庭教育指导”“众筹私教”“托管”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严禁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请家长和学生们务必主动远离。
3.使用正规渠道理性缴费,避免您的权益受损。培训机构须在办学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周期、退费办法、预收费托管银行、资金托管专用账户和“一次性或变相收取学费不超过3个月和一次性或变相收取学费不超过60课时费用”等收费规定,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还应明确公示“不要一次性交纳超过5000元的费用”等提示。请家长下载安装由教育部开发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手机程序,全市正规培训机构均可在此手机程序上查询到。请家长务必仅使用此手机程序交费,交费后,资金直接进入资金托管账户而非直接交给培训机构,安全更有保障。同时,请家长们在交费后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制式培训合同,并索要正规发票,要注意保存好缴费凭证、合同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注意培训中的安全。要时刻提醒您的孩子留意培训场所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位置,在人员聚集较多的培训场所要防范出现踩踏等情况,在参加一些舞蹈或体育培训项目时要谨防发生运动伤等人身伤害,路途通勤中要注意交通安全。
5.携手监督校外培训。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关乎您孩子的茁壮成长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局,迫切需要您的主动协作。市“双减”专班已向社会公布受理打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线索的举报电话,全力营造全社会协同共管的良好氛围。在此,我们诚邀您担当校外违法违规培训的监督者,倘若发现问题,期望您踊跃提供相关线索,携手参与社会监督,共同守护我市“双减”优良态势。
暑期,并非被骄阳的酷热全然占据,早晚时分,那缕缕凉风,轻柔地拂过。暑期,也并非只被雷电风雨充斥,风中,瓜果的芬芳悠悠飘散;晚霞,如梦幻的画卷绚丽铺展;银河,璀璨的星光熠熠闪烁。亲爱的各位家长和学生,请用理性的目光看待校外培训。
最后,期望各位学生能够怀揣着快乐的心绪,告别那匆匆忙碌的形影。让幸福的暖流,好运的微风,轻轻地铺满生活的每一处角落。让满心的欢喜,雀跃的激情,如潺潺的溪流,溢满整个心怀。愿你们能度过一段欢快如诗、充实如歌、平安如梦的美好暑期。也祝福各位家长,身体犹如苍松翠柏般健壮,工作恰似顺水行舟般顺利,家庭仿若春花秋月般美满幸福。
校外培训“八要八戒”
要理性选择培训,戒盲目跟风;
要尊重孩子意愿,戒强制安排;
要培养兴趣爱好,戒功利应试;
要注重素质发展,戒片面追求;
要关注能力提升,戒唯成绩论;
要合理规划时间,戒疲劳战术;
要陪伴孩子成长,戒放任自流;
要树立正确期望,戒好高骛远。
举报电话:
体育类培训:0893-7827679
文化艺术类培训:0893-7827947
教育局:0893-78222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自治区政府网站
区(市)县政府门户网站
市级部门网站
教育部门网站